您所在位置:首页 -> 英国商旅部 -> 英国旅游地接社 -> 英华联大不列颠观光 部分景点简介


英华联大不列颠观光 部分景点简介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是由四个部分或者说是四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大不列颠是个岛国,占地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800万。人口密度相当大,约为每平方公里240人,比中国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0人)要大一倍。

  英格兰土地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人口4840万,在大不列颠王国中占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苏格兰人口515万,威尔士人口280万,北爱尔兰人口165 万。

  伦敦London
  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伦敦由伦敦城 (亦称金融城)及周围32个市区组成,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

  伦敦大约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从希斯罗机场出土的两千多年以前的文物推断,那时伦敦已是个人口聚居的比较发达的地方。公元43年罗马人占领大不列颠岛时,伦敦已是重要的商业中心。11世纪初来自法国北部诺曼底公国的占领,使其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使伦敦成为商业和政治中心。1665年伦敦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毁灭性的瘟疫,众多的人们从原来是由城墙围绕的伦敦古城中逃了出来,迁移到西部的村落。1666年一场覆盖全伦敦的大火,消灭了这场瘟疫, 同时也毁掉了伦敦古城。虽然很多人回到古城重建家园,但更多的人却在古城的周围特别是西部,发展和生活下来,使伦敦逐渐形成现在所具有的规模,这座城市已不再是以一个中心结构的城市了。

  到18世纪,伦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和国际贸易中心。伦敦金融城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集中了国际国内最大的银行、交易所和各种企业管理机构; 西伦敦是王宫、议会、政府各部门所在地,也是大商店、剧院和高级住宅区; 东伦敦以下至河口为伦敦港区,船坞、码头、仓库林立。希思罗机场是世界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落。

  伦敦除了今天在国际政治及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世界旅游的大都市,它集中了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和景点景区,是旅游者的向往和必经之地。

  伦敦的著名景点有:议会大厦和大苯钟,西敏寺教堂、白金汉宫、特拉法加广场、大英博物馆、伦敦塔桥、伦敦塔古城堡、圣保罗大教堂、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新景观伦敦眼等。 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天文台1948年迁至伦敦东南96公里处)为地球经度起算点。

  伦敦著名的园林有: 海德公园、肯星顿公园、圣詹姆斯公园、格林公园、摄政园、肯伍德庄园、丘园— 皇家植物园等。

  伦敦著名的商业街有:牛津街、摄政街、碧嘉德里大街、新邦德街、骑士桥大街、科文花园市场和甘顿市场等。

  大苯钟和议会大厦Big Ben and Parliament Houses 
  曾作为英国皇宫将近500年之久,一直被称为西敏寺特宫。萨克逊王忏悔者爱德华一世(Edward he Confessor,1042-1066年)在11世纪中期兴建了西敏士特宫,至亨利八世(Henry VIII,1509-1547年),历代国王都曾在此居住。1515年西敏寺宫被大火烧毁。修复后,国王爱德华六世于1547年把该宫的圣·斯蒂芬教堂拨给下院使用。这就是议会大厦职能的开始。1834年该宫再次被大火烧毁,只剩下西敏寺大厅、教堂地下室等建筑物。1840年,重建新西敏寺宫,即现在的议会大厦,整个重建工程耗资300多万英镑。1852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主持议会开幕仪式。

  现在的议会大厦为典型的哥德式建筑,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建筑物。查尔斯·巴里爵士为这座建筑的主设计师,他的爵士称号就是因为他设计了这座建筑艺术高超的大厦而受封。整个建筑包括护宫河在内,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全长300米,内有1000多个房间,走廊的总长度为3公里。它的一端为著名的镶有大笨钟的钟楼,另一端为高达98米的维多利亚塔楼。从西敏寺大桥或泰晤士河对岸拍摄其照片,议会大厦的鬼斧神工之势令人赞叹不已。

  大厦内的西敏寺大厅建于1097年。1399年,经理查德二世国王重修后保留至今。1941年希特勒德国轰炸伦敦时,该厅幸免于难。13世纪至1882年,西敏寺大厅为英国法庭所在地,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曾在此受到审判,其中有汤姆斯·摩尔爵士(SlR Thomas More,1530年,英国政治家)、查理士一世国王(1649年)等。1965年邱吉尔逝世后曾在此停放遗体。

  议会分上下两院,上院座椅为红色,下院为绿色,以示区别。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女王在上院主持议会开幕,宣读政府施政纲领。上议院由皇宫贵族和主教法官等组成。2000年不完全统计,英国共有贵族包括大公、公、侯、伯、子、男爵900余人。所有的贵族都是上议院议员,但不是所有的上议院议员都是贵族。上议院共有议员1200多名,但开会出席最多的时候仅有300余人。

  下议院共有650个座位,开会时可以让人们入内参观旁听。观看议员开会非常有趣,他们在会议中可以随意叫喊,喝彩或起哄,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议会形式。在下议院的执政党和在野党的两项席位之间,用两根绳子隔出一处两剑多宽的空地,议员们不得越界。据说从前的佩剑时代,双方议员争辩激烈的时候曾拔剑武斗,以而采取了这种措施,并沿用至今。

  议会大厦的北面耸立着高高的钟楼,镶着巨大的大苯钟。这口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的名字命名,大钟共重21吨,直径为8米, 铸造时耗资2.7万英镑。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自那时起,“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每隔一小时,大苯钟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铿锵的响声,在数英里之外也能听到钟声的回荡。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这是11世纪中叶号称“忏悔着”的英王爱德华一世建立 的.教堂的主要特点是大门处有一对塔楼。教堂自建以来,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登基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对英国有突出贡献的名人死后,在教堂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20多位英国君主的墓穴外,还有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大文豪迪更斯和哈代等人的墓室。英国把威斯敏斯特教堂 称为“荣誉的宝塔尖”和难得的“历史博物馆”。进入正门的地上, 迎面是战时首相丘吉尔的墓碑,他的墓室不在这里,在他的葬礼于圣保罗大教堂举行之后,他的遗体按照他的生前愿望被运回他的故乡伍德斯托克安葬。

  白厅街White Hall Street
  从议会广场开始,一直伸延到特拉法加广场,整个这条大街叫做白厅街。它是由英皇亨利八世所建立的巨大的皇宫白厅而得名的,这座宫殿于17世纪被大火所烧毁,除其宴会厅还残存外其他部分荡然无存。
  从18世纪开始,白厅街逐渐变成政府机构办公的地方,其西北侧顺序为财政部、外交部、首相官邸、近卫军骑兵司令部、海军总部; 其东南侧为国防部、宴会厅、白厅剧场等。可以说这里是英国的政治中心,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得体无完肤,但战后完全按照原来建筑的统一风格重建,所以整条街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当年的模样。

  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No.10 Downing Street
  这是一条位于白厅街中段的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街, 从外面看又窄又短其貌不扬, 好像一条死胡同. 这条街建于1680年, 是由唐宁爵士开发建筑的私人住宅街道, 目前共保留了五所住宅. 唐宁死后, 他的房产归皇家所有, 1732年英皇乔治二世把唐宁街10号赐给了财政大臣罗拔·奥波尔爵士, 当时由于英国仍未正式设立首相职位, 很多首相的职责都由财政大臣执行,  因此奥波尔也被称为“英国第一任首相”。当时他表示不愿把唐宁街10号作为他的私人房产, 而想把它作为日后继任人的官邸。所以, 18世纪以来唐宁街10号就是英国历届首相的官邸和办公处。唐宁街11号现为财政大臣官邸, 12号是财政大臣的办公室。

  唐宁街10号楼内最有名的房间是内阁室,从室内可远眺皇家禁卫军的换岗仪式和圣·詹姆士公园。二战期间,丘吉尔将地下室的房间用作餐厅和议事厅,曾与英皇在此共商国事和反战策略,立有纪念碑。二楼有早餐厅、国宴厅、书房及第二会客厅.其中最大的为国宴厅,客厅内挂有名贵油画,大部分借自博物馆和画廊。
  唐宁街本来可自由出入。1989年后为防备恐怖分子的袭击,在街口设禁行铁栏至今。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
  这里原是一大片桑园,1703年白金汉公爵在这里修建了他的私人宫殿,1762年英国王乔治三世将白金汉公爵的宫殿购买了下来作为私人住宅。1821年开始扩建白金汉宫,并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位至今一直是英国女王或国王在伦敦的行官。其间又对宫殿进行多次修补,直到1913年才成为现在的设计定局,因此,人们又常常把白金汉宫又叫做“补丁宫殿”。

  如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进行国事访问的西方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
 
  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富有特色的换岗仪式一般在每天(冬季隔天)上午11:30举行。 

  1. 王宫西侧为宫内正房,其中最大的有"皇室舞厅",建于1850年,专为维多利亚女王修建。厅内悬挂有巨型水晶吊灯。
  2. 色客厅被视为宫内最雅致的房间,摆有为拿破仑一世制作的"指挥桌"。拿破仑失败后,法国路易十八将桌子赠送给当时的英摄政王乔治四世。
  3. 白色客厅是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 室内有精致的家俱和豪华的地毯, 大多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
  4. 御座室内挂有水晶吊灯,四周墙壁顶端绘有十五世纪玫瑰战争的情景。正中的御座是当今女王1953年加冕时和王夫爱丁堡公爵使用的,室内还保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御座和英王乔治四世加冕时使用的四张大座椅。
  5. 宫内音乐室的房顶呈圆形,用象牙和黄金装饰而成,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艾尔伯特亲王曾常在此举办音乐晚会。 
  6. 皇宫花园约占地18公顷, 为英王乔治四世所设计. 园内有湖泊、草地、小径, 并有各种花草树木. 每年夏天, 女王在园内举行花园招待会, 邀请全国各界代表、知名人士及各国驻伦敦的外交官参加。 
  7. 皇宫南侧为女王的美术馆,馆内收藏王室的艺术珍品,1962年起对公众开放。

  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
  这是伦敦最热闹的广场,由于汇集了无数的鸽子,游人们又喜爱地称其为鸽子广场。

  特拉法加广场是根据1805年10月21日的一场著名海战而修建和命名的。当时英国舰队在纳尔逊将军的指挥下, 在西班牙的特拉法加海湾以少胜多,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联军,粉碎了拿破仑登陆英国的企图。纳尔逊将军也因这场海战身负重伤而献身。为纪念这场海战的胜利和纳尔逊将军,人们修建了这个宏大的广场,广场中最突出的建筑物是纳尔逊纪念碑,这位海军上将高高地立于塔尖之上。

  纳尔逊和前首相威灵顿将军被誉为英国军事史上的两大天皇,前者以在特拉法加海湾以少胜多粉碎拿破仑的进攻而闻名于世,后者以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战役中给予拿破仑毁灭性的打击而享誉天下。他们二人的墓室都被安放在圣保罗大教堂内。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这是英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亦是世界上著名博物馆之冠。1753年,著名内科医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British Museum生和古物收藏家汉斯·斯隆,在他九十多岁即将辞世之际将收藏的80多万件文物捐献给了乔治二世,并提出建立博物馆的畅想。乔治二世随即召开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把汉斯·斯隆老人和其他大批重要文物的收藏集中在一起,筹建博物馆。1755年购置了大英博物馆现址,1759年

  首次以大英博物馆名义对外开放。以后不断扩建,从而使其呈现出今日的宏伟面貌。 

  该馆原由全国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英国出版物与绘画收集博物馆三部分组成. 1973年, 图书馆部分与英国其它图书馆合并组成英国图书馆, 在组织上与大英博物馆脱离, 但仍在大英博物馆内保留四个图书室和阅览厅。马克思曾在这里刻苦攻读, 为撰写《资本论》搜集和抄录了大量资料。马克思读书时使用的座位至今尚存。1897至1898年,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伦敦蒙难获救后, 曾在大英博物馆研究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及经济、政治、社会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民生主义"的理论。 

  博物馆的主要展品是古代埃及、希腊、罗马、西亚、东方和欧洲中世纪文物,以及各国铸币、纪念章、绘画和人类学方面的文物等。

  东方馆内藏有大批珍贵的中国文物,最著名的包括《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两代名画等。

  伦敦塔城堡Tower of London
  伦敦塔位于泰晤士河北岸,是英最古老Tower of London的王宫之一。1078年,"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为守卫伦敦城而建,占地18英亩。经过数代君主的扩建和修整,曾作过堡垒、王宫、监狱、皇家铸币厂和伦敦档案馆,现为王冠、王袍、兵器和盔甲陈列馆。

  塔内最古老的建筑是白塔,也称大塔或中央要塞,1078年,威廉一世时开始兴建,1097年威廉二世时建成。白塔位于伦敦塔中心,是一座诺曼底式建筑,高3层,四角建有塔楼。塔高46米,墙的根基部分厚14米,上部厚10米。白塔四周有内外两层的多座防御性建筑。内层有13个塔,其中以威克菲塔、血塔、比彻姆塔最有名; 外层有中塔、井塔等6个塔和2个棱堡; 最外层的四周凿有护城壕。这里曾关押过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天·赫斯曾通过护城壕边圣托马塔下的叛徒门被送入伦敦塔监禁。白塔内的圣约翰教堂是伦敦现有教堂中最古老的一座。伦敦塔内的皇家珍宝馆展出17世纪以来英君主镶满宝石的皇冠、权杖等国宝。兵器馆展出历代王族所使用的各种武器、盔甲和战袍等。

  至今,伦敦塔前仍是皇家鸣放礼炮的地方,每当重要的庆典,皇家炮兵团就受令把大炮拉到前面泰晤士河畔鸣炮庆贺。从伦敦塔隔河相望可看到不远处河上的英国军舰贝尔法斯特号,这是英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巡洋舰,保留完好至今供人们参观游览。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  
                
  塔桥是泰晤士河上28座桥梁之一,位于伦敦塔附近。建于1886至1894年。因桥身由4座塔形建筑连接而得名。 伦敦搭桥的两座主塔高128米,两塔之间跨度为183米。桥分上下两层,下层桥面可以开合,平时通车,桥面开启时可容万吨船只通过; 上层为一条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旁装有玻璃窗,行人登上桥二层(收费)可以更好地欣赏泰晤士河景色。

  格林尼治Greenwich
                 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格林尼治位于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转弯处,地势险要。十五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摄政王罗斯特公爵在该处山巅建立了一个了望站, 供皇家海军使用。1675年,了望站被改建成皇家天文台。

  格林尼治天文台之所以举世闻名,主要是因为院内有决定世界标准时间和时区的子午线标志(用铜条线标出),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天文工作者会议,决定了这条子午线作为零度,此后全世界的时区和时差都以此为标准。这里有一口镶于1851年的大钟,钟面为航海罗盘式24小时计时,这就是世界标准时钟-格林尼治时间的起源。

  1948年皇家天文台迁往新址后,该天文台划归国家海洋博物馆,设有天文站、天文仪器馆等,主要供展览用。展出的天文历史资料中有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各国早期设计的时钟、地球仪、浑天仪(其中不少是当时中国的制品),和很多天象发现的经过(如哈雷慧星等)。 

  位于格林尼治港的Cutty Sark, 是一艘19世纪使用了95年的远航帆船,1859年下水,1954年退役,服役期间满载毛线和红茶往来与英伦和印度之间。现已成为博物馆。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st pauls cathedral
  坐落在伦敦金融城以西的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规模最大的教堂,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典型的建筑,被誉为最有建筑艺术价值的教堂。

  圣保罗始建于公元604年,当时的设计与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并于1666年被伦敦大火烧毁。1675年英国皇室下令重建,共耗资75万英镑,历时35年才完成这座艺术精品。负责设计的是著名建筑师克里克托佛·雷恩爵士,据说当时伦敦三分之一的建筑都是他设计的,其中教堂就有50多座,圣保罗大教堂是他的代表作。

  教堂大厅两旁布满了精雕细刻的大理石雕像,教堂的穹隆圆顶高达100多米,顶上西南角的钟楼,吊着一个重达17吨的大钟,是全英格兰最大的铜钟,每天凌晨时分由教堂管理员敲打,雄浑悠远的钟声,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圣保罗大教堂前,有一座建于1712年的安妮女皇石雕像,她一手拿权杖,一手握酒壶,据说她嗜酒成性,刚巧当时教堂前面是一排酒馆,她常常在此饮酒并醉倒在街上。所以人们造了这座雕像,还编了首打油诗流传至今:“白兰地安妮,被遗弃路旁,面对小酒馆,背对大教堂。”

  摩天轮-伦敦眼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
                   
  英国航空公司在泰晤士河畔为千禧年所建造的伦敦眼, 被世人称为21世纪大不列颠的现代象征. 这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旋转观景摩天轮, 它有30个透明封闭缆车厢,每个可容纳25人,最高可以升到135米的高度, 在晴朗的天空可以看48公里远, 将伦敦尽收眼底。

  中国城 China Town  
  早期的唐人街是在东伦敦的码头区。自1952年开始,大量的香港新界华人来到伦敦,在现在的唐人街所在地开起了餐馆和店铺,很快由几条不起眼的小街变成了繁华闹市。1985年10 月,中国城的牌楼落成揭幕,街中央的一对石狮子为中国大使馆赠送。

  “中国城”地理位置处在伦敦的索霍地区,是在伦敦最繁华地区的中心。这块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既无高层建筑,也没有豪华的大公司,几乎所有建筑都比较矮, 除少数是外国人经营的商店和酒吧外,几乎是华人的天下。漫步“中国城”,一间间用汉字书写的商号目不暇接。“中国城”的餐馆林立,粗略计算至少不下100余家。“中国城”的华人,大部分来自香港、东南亚,也有少数是从上海、北京、江苏等地来的。每逢新春佳节,“中国城”张灯结彩,男女老幼穿上新装,互相道贺“恭喜发财”,男女青年舞龙耍狮,表演中国杂技,一片欢腾景象, 吸引不少当地居民和外来观光者。中国城里包罗万象,是中国人海外生活的一个侧面体现,在这里,游人们既可以品尝到各种风味的中国菜肴,又可了解到华人生活的一麟半爪。

  蜡像馆Madame Tussauds
  法国手工艺人玛莉·杜索夫人(1761-1850),童年时代随在物理博士菲利普·卡提厄斯家做管家的母亲在波恩居住,这位物理博士能用蜡做成各种各样的人和物的独特技巧,给了小玛莉无形的艺术熏陶。后来母女俩随这位博士搬到了巴黎,法国大革命中,博士的工作室成了与政治家们会面的地方,小玛莉发现自己对这些大人物的面部特征有超常的记忆,卡提厄斯博士也发现了这一点,就开始教玛莉制作蜡像,聪明的玛莉很快就能独立操作了。卡提厄斯的蜡像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于1794年去世,玛莉接下他的蜡像生意并加以发扬宏大。玛莉曾经为那些上断头台的人制作面具,使她能接触到这些包括路易十六在内的著名人物的真实面目,更加完善了她的手工蜡像制品。

  1802年她开始在英吉利海峡岛屿做蜡像巡展,33年后的1835年,她和她的蜡像展品抵达伦敦,从而结束了巡展旅行, 在现址的附近贝克街创建了蜡像馆。1884年她的孙子将蜡像馆迁到现址至今。

  现在的蜡像馆中收集了世界各国相当多的政界领袖、社会名流、电影明星、歌星和体育明星等的蜡像,姿势神态栩栩如生。它还有一个“伦敦精神”的时空隧道,人们乘坐模拟出租车通过一个音像交融的动感世界,从几个世纪前把人们带回现实。

  马克思墓Tomb of Carl Max in Highgate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马克恩和恩格斯曾在这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海格特墓地有马克思墓。

  1956年3月14日,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 新的马克思墓在公墓东北角略宽敞的地方,墓用花岗石修建,呈方柱形,高8英尺, 碑顶安放4英尺高的马克思铜铸头像。墓碑正面上刻着金光闪闪的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方镌有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温莎堡Windsor Castle
                   Windsor Castle
  温莎镇位于伦敦以西25英里,濒临泰晤士河南岸,因女王行宫温莎堡在此而著名。 

  温莎堡是世界最大的仍供居住用的古堡,征服者威廉始建于十一世纪,初为土木结构,后经历代国王扩建,逐步完善。现在的规模是经十九世纪乔治四世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扩建后形成的。温莎堡占地13英亩,为英国最大的城堡。历史上是一些英王的出生地、举行婚礼的场所、囚禁处和墓葬地,也是王室成员的住地。温莎堡周围是温莎大公园,过去是王室贵族狞猎的御苑。附近有皇家陵墓。 

  女王及其亲属经常到温莎堡度周末。每逢圣诞节, 王室成员齐集堡内庆祝。1917年起,英王室以温莎命名,称温莎王朝。

  1992年,温莎古堡遭受了一场灾难性的大火,为了修复温莎堡,白金汉宫每年夏季开放两个月为其捐款。 

  邱吉尔庄园Blenheim Palace in Woodstock
                  
  布兰姆宫位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附近。英前首相温斯顿·邱吉尔于1874年诞生于此,1965年去世后葬于附近的布雷顿教堂。

  该宫1705年由英国议会拨款修建,系由当时安妮女王赐予马尔伯罗一世公爵约翰·邱吉尔(温斯顿·邱吉尔的祖先),以表彰他在1704年八月在布兰姆击败法军。

  庄园的中心建筑是布兰姆宫(以此纪念布兰姆战役),宫内装饰富丽堂皇,保存着大量油画、雕塑、挂毯和许多精美家具.宫殿外围有小花园、人工湖及具有乡村风貌的大庄园,景色宜人,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

  莎士比亚故乡Stratford-upon-Avon
                   
  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故乡是阿旺河畔斯特拉斯福。人口仅两 万,但游客每年达150万人次。人们来此的主要目的是要看一看莎士比亚诞生、工作、生活和安息的地方。莎士比亚的故居坐落在亨利街,它是一幢典型的都铎式的两层木房,古雅庄重。房子的右侧是“莎士比亚中心”,这所现代化的大厦既是图书馆也是档案馆,由美国及加拿大私人捐款建成。莎士比亚婚后住的房子叫“安妮·赫舍薇的茅舍”,房内布置仍尽量仿照当年模样。莎士比亚热爱自己的家乡,死后就葬在圣三一教堂。

  苏格兰Scotland
  地处不列颠岛北部,面积7.81万平方公里,人口515万。气候温和,境内有英最高山峰尼维斯山。主要语言为英语,部分地区有浓重口音。首府爱丁堡,其他重要城市有格拉斯哥、阿伯丁、邓迪。经济水平在全国居中上等,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000英磅。
  苏格兰有记载的历史始于公元79年至80年。当时,皮克特部落生活在该地区。经过数百年的部落战争,来自爱尔兰、讲盖尔语的苏格兰部落最终获胜,并逐渐成为苏格兰民族的核心。

  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其远亲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王位,苏格兰和英格兰王位合二为一。1707年,苏格兰议会与英格兰议会合并为威斯敏斯特议会。双方在王权和政体上实现了统一。

  苏格兰法律制度、宗教及教育体制等都与英格兰不完全一致。1997年9月,苏格兰举行全民公决,决定设立苏格兰议会。1999年7月1日,英女王为苏格兰议会开幕。新议会负责教育、卫生、交通、环保等地区性事务,有权立法、修改或取消现有的法律,但外交和国防事务仍由英国议会负责。

  造船、纺织、采煤、冶炼等重工业曾是苏格兰的主要经济支柱。二战后,这些传统产业日渐衰落。目而,除保持石油、天然气和渔、林业的优势外,苏格兰的电子产业日益发达,已成为欧洲重要的电子产品及设备生产地。此外,金融业和旅游业也较发达,酿酒业在世界亨有较高声誉。

  苏格兰是著名的科技和文化艺术之乡,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诗人、发明家,如对数发明者约翰·纳皮尔,"不可知论"的代表大卫·休谟,《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著有《友谊地久天长》的民族诗人罗伯特·彭斯,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发现氩、氦、氖、氪等惰性气体并获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威廉·拉姆齐等。

  苏格兰的爱丁堡、格拉斯哥、柏斯、安格斯分别与我国西安、大连、海口和烟台结成友好城市。

  爱丁堡 Edinburgh
                    The Castle During the Military Tattoo  
  爱丁堡自11世纪起一直是苏格兰首府,是苏格兰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现有人口45万。爱丁堡新城于1767年起开始兴建,出现了乔冶街、夏洛蒂广场、布特大厦等建筑。爱丁堡的自然景色和优雅的建筑为其赢得了"北方雅典"的美称。爱丁堡有迷人的海湾,城里有许多用黑灰色沙石修建的带有尖塔的宫殿、教堂和城堡。

  位于市中心的古堡曾经是苏格兰古代要塞。18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曾赞美爱丁堡绮丽的风光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1974年以来,每年8、9月份,爱丁堡都要举行为期三周的国际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团体云集于此。爱丁堡金融服务业较发达,是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在一些领域的交易量在欧洲名列前茅。爱丁堡于1985年与我国西安市结为友好城市。

  中世纪以来,爱丁堡在欧洲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著名作家司各特和斯蒂文森、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唯心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等都曾长期在此生活和著述立说。

  1997年11月,中国政府在爱丁堡设立总领事馆,领区为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关闭窗口